中央为张闻天举办追悼会,胡耀邦致电陈云:你还能来参加吗?

发布日期:2025-07-19 点击次数:50

【引言:】

1979年的一天,陈云接到了一通来自中央的紧急来电。通话过程中,他的神情经历了明显变化,从最初的欣喜逐渐转为犹豫。虽然无法得知通话的具体内容,但陈云最后展现出的为难神色令人不禁猜测其中的缘由。

【洗刷冤屈 召开追悼大会】

1979年,胡耀邦作为中共中央秘书长,终于卸下了心头重担。经过不懈努力,张闻天先生蒙冤去世三年后终获平反。中央决定为其举行追悼会,正式恢复其名誉,并广泛邀请党内同志出席。

获悉消息后,胡耀邦立即前往张闻天夫人刘英的住处,亲自告知这一喜讯。面对这位历经沧桑、满头白发的老人,刘英长久以来的压抑情绪终于得到释放,她当着众人的面痛哭失声。目睹此情此景,胡耀邦内心深感触动。眼下,当务之急是与刘英同志共同商讨张闻天追悼会的具体安排,以此告慰逝者的在天之灵。

在杭州疗养院静养的陈云,原本享受着远离公务的休憩时光。出于对他健康的考虑,身边人员都尽量避免将工作事务带到疗养院。然而,当秘书告知胡耀邦来电时,陈云立即接过电话,唯恐有紧急事项需要他处理。

电话那端传来胡耀邦激动的声音,向陈云传达了令人振奋的消息。陈云听后欣喜若狂,不住地称赞。然而,当胡耀邦提议他参加张闻天的追悼会时,陈云陷入了犹豫。

陈云缺席老友张闻天的追悼会并非出于本意。事实上,正是他的努力促成了张闻天平反。之所以难以出席,是因为他正在杭州休养,且日程已经排满。由于追悼会即将举行,陈云不确定能否按时赶回北京。

经过一番思虑,陈云决定无论如何都要出席这场关键活动。他立即向胡耀邦提出请求:"追悼会我必须参加,但需要你帮忙延期几天。等我这边事务一结束,我立刻赶回来,务必等我到场!"

在向胡耀邦交代完工作后,陈云迅速投入任务处理,紧急完成手头事务后返回北京。他及时参加了张闻天先生的追悼仪式,并亲自负责主持工作。追悼会顺利落幕,与会者回忆起张闻天时都忍不住落泪,对其冤屈得以平反感到由衷欣慰。

【庐山会议突逢变故 被恶意陷害】

作为中国共产党早期核心领导成员,张闻天以"洛浦"这一苏联化名广为人知。在革命历史进程中,洛浦这一称谓与毛泽东、周恩来等领导人齐名,充分彰显了他在党内举足轻重的地位。

张闻天自幼聪颖过人,对社会主义思想展现出强烈求知欲。1925年,他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凭借出色的学识,他顺利入选赴苏联深造的代表团。半年后,这位年轻党员进入莫斯科中山大学,在那里度过了长达六年的学习时光。

化名"洛浦"的张闻天在苏联期间便已启用这一称呼,归国后该称谓在我党政治舞台和革命进程中频频出现,屡建奇功。1931年,组织委任他担任中宣部负责人,主管革命思想的传播与报刊发行工作。短短几个月内,他先后被提拔为临时中央政治局委员和常委,充分体现了党组织对其能力的认可与倚重。

革命道路并非坦途,因党内出现叛徒,上海的党组织遭受重创,张闻天所在的机构险些全军覆没。面对危机四伏的上海,党组织决定转移革命力量。张闻天与同志们历经艰险,最终抵达江西中央苏区。

作为中央苏区的政治工作核心,张闻天肩负着领导重任。1935年,在他的积极推动下,毛泽东的正确路线得以迅速贯彻,及时纠正了党内的左倾偏差。尽管张闻天自认在政治远见上不及毛泽东等领导人,无法带领党实现更长远的发展,但他对理论研究展现出浓厚兴趣,并取得了显著成就。

长征胜利后,张闻天将主要精力转向理论研究,取得了显著成就,迅速跻身国内顶尖专家行列。凭借其苏联留学背景和丰富的工作经验,新中国成立后,他被任命为驻苏联大使并兼任外交部副部长,仕途前景一片大好。

1959年庐山会议成为张闻天命运的转折点。由于彭德怀将军提交的"万言书"遭到党内部分人士的恶意攻击,张闻天挺身而出为其辩护,不料却被诬陷参与反革命活动,随即被免职在家,面临审查。

面对这一局面,张闻天虽心中愤懑却无力改变,只得在家中静候组织的后续安排。经过数月的居家生活,他再也按捺不住。考虑到外交部尚处初创阶段,诸多事务亟需他的参与,他担心部门在重大决策上可能出现疏漏。为此,他毅然向中央提出重返岗位的申请。所幸这一请求得到了批准,使他得以重新投身于国家建设事业。

出乎众人意料,庐山会议的余波竟如此深远。在随后的十年特殊时期,张闻天在会议上的言行被别有用心者旧事重提,成为攻击他的把柄。这些人大肆呼喊其名,对他展开残酷迫害。身心俱疲的张闻天难以承受如此沉重的打击,最终在悲愤交加中与世长辞。

【恢复名誉身份 陈云功不可没】

张闻天在蒙冤期间,其遗体被匆忙火化后安置在纪念堂的偏僻角落,连追悼会都无法举行。妻子刘英始终期盼为丈夫平反,直到1976年江青反革命集团被彻底粉碎,十年动乱结束。看到希望的刘英立即向中央提交申诉,详细陈述张闻天对党的忠诚以及反动集团对他的迫害,致力于恢复丈夫应有的名誉。

在中央开展拨乱反正工作期间,刘英向昔日战友胡耀邦寻求帮助,期望他能通过组织渠道为张闻天发声,助其恢复名誉。胡耀邦对张闻天一直心怀敬意,当即应允了刘英的请求。他亲自前往张闻天住所进行调研,整理相关证据后向中央提交了报告。

事情原本推进得相当顺利,却在最关键环节遇到了阻碍。由于张闻天曾公开支持彭德怀的行为而遭到批判,而彭德怀将军的冤案至今尚未得到平反,这使得为张闻天平反的工作难以先行展开。这一问题的解决不得不暂时被搁置。

1978年12月,中央为彭德怀举行了盛大的追悼仪式,正式为其平反。这一关键举措消除了为张闻天昭雪的主要障碍。在此之后,刘英立即展开行动,积极联络昔日战友,寻求各方支持,以期尽快恢复丈夫的名誉。

在张闻天平反的关键时刻,陈云发挥了决定性作用。出于对张闻天的深厚敬意,当刘英前来求助时,他毫不犹豫地给予了全力支持,积极推动相关进程。得益于陈云的努力,张闻天的名誉得以正式恢复,组织还决定为其举行追悼会,这一系列成果都与陈云的贡献密不可分。

得知结果后,刘英立即强调陈云必须参加追悼会。作为张闻天平反过程中的关键人物,陈云对张家恩重如山。刘英特别期望他能主持仪式或发表悼词。

1979年8月25日,人民大会堂内,中共中央为张闻天同志举办了一场庄重的追悼仪式。深知刘英心意的陈云,即便公务缠身,仍特意抽身参与。追悼会由陈云主持,邓小平同志宣读悼词,与会人员均身着正装出席。

经过漫长岁月,张闻天先生背负的不实罪名终获平反。如今,他的名字被庄严地镌刻在中央功勋墙上,这一迟来的公正,定能让先生在天之灵得到慰藉。

热点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