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血战持续,三大受益者浮出水面,谁是最大赢家?揭秘!

发布日期:2025-10-10 点击次数:92

从2022年2月24号那天起,东欧的黑土地,早就被血浸透了。

双方的伤亡名单加起来,据说已经冲破百万。

百万条人命背后,又是多少个支离破碎的家。

乌克兰的经济直接腰斩,俄罗斯也好不到哪去,被制裁得喘不过气。

全世界的粮食、能源市场,跟着乱成一锅粥。

可就是这么一出人间惨剧,总有人能闻着血腥味,摸到金钱。

别人的家园在燃烧,自己的账本却在欢唱。

欧洲的“煤气罐”

咱们先看看挪威,那个闷声发大财的北欧小国。

人家本来就守着北海的油气田,过着神仙日子。

战争一响,直接把它送上了欧洲能源的王座。

以前,欧洲大陆取暖、开工,都指望俄罗斯的天然气。

可欧盟跟普京一翻脸,北溪管道也废了,欧洲人彻底慌了神。

这时候,挪威成了救世主。

全球第四的天然气储量,管道直接通到德国、英国,你说巧不巧?

而且,人家不讲情面,按市场价卖,一分钱折扣都不给。

作为北约成员,挪押一边给乌克兰送钱,一边给欧洲盟友“送气”。

两边都不得罪,钞票赚得盆满钵满。

挪威财政部的数据,简直亮瞎眼。

天然气价格一飞冲天,让它多赚了超过一千亿欧元。

光22年一年,净收入就高达1200亿欧,三年下来,累计超过三千亿。

德国的工厂、意大利的家庭,都眼巴巴地指望着挪威的管道。

今年乌克兰彻底掐断了俄气过境,匈牙利这些小国也只能掉头找挪威。

当然,人情世故挪威也懂。

今年的对乌援助翻了一倍,还帮着乌克兰的大城市解决供电。

但这笔钱,跟它赚的相比,九牛一毛。

国际上骂声一片,说它是“战争投机者”。

挪威政府的回应很酷:市场规律,我们没义务亏本卖。

这笔账,挪威人算得清清楚楚。

两头通吃的中间商

如果说挪威是明着赚,那印度就是玩得更花了。

这个亚洲巨象,把“机会主义”四个字,演绎到了极致。

西方联手制裁俄罗斯,欧洲不买俄油了。

俄罗斯的油卖给谁?只能打骨折往外甩。

新德里眼睛一亮,机会来了!

他们用低到你不敢信的价格,疯狂扫货,把俄罗斯原油买了个底朝天。

光是买便宜油这一项,两年多就省了至少170亿美元。

真正的大头,是转手倒卖。

亚洲首富安巴尼旗下的炼油厂,马力全开,24小时不停工。

把廉价的俄油,加工成汽油、柴油。

然后呢?再加价卖给那些制裁俄罗斯的欧美国家。

这一进一出,利润高得吓人。

印度港口的油轮就没停过,炼厂的烟囱就没熄过。

华盛顿那边当然不乐意了,特朗普的关税大棒已经挥起来了,想敲打敲打印度。

但新德里根本不在乎,继续两头通吃。

外交上,莫迪更是个高手。

前脚刚访问完莫斯科,后脚就去了基辅,摆出一副和平使者的姿态。

这边跟俄罗斯谈买战略轰炸机,那边又跟美国谈矿产合作。

这套操作下来,印度钱赚到了,国际地位也上去了。

这算盘打得,珠子都快崩飞了。

牌桌上的总庄家

但要说谁是最大的赢家,那毫无疑问,只能是山姆大叔。

这场远在天边的战争,让美国在战略和经济上,赢了个通透。

表面上看,美国对乌克兰的援助是个天文数字,一千多亿美元砸下去了。

可这些钱,大部分都是左手倒右手。

洛克希德·马丁、雷神这些军火商,订单接到手软。

乌克兰战场上的“海马斯”、“爱国者”,成了全世界最好的活广告。

欧洲国家被俄罗斯吓破了胆,也开始疯狂买美国武器。

波兰一口气下单500套“海马斯”,外加上百架阿帕奇和坦克。

美国对欧洲的军售,一年就超过千亿美元。

一个曾经被认为“脑死亡”的北约,满血复活。

芬兰、瑞典排着队加入,北约扩张到了32个国家。

美国的指挥棒,挥舞得更起劲了。

欧洲跟俄罗斯彻底切割,能源、技术全断了,反过来只能更依赖美国。

自家的液化天然气船队,取代了俄罗斯的管道,源源不断开往欧洲。

今年5月,美国还跟乌克兰签了个矿产协议。

用所谓的重建投资,换取乌克兰地下锂、钴这些稀土的开采权。

这哪是援助啊,这分明是趁火打劫,一笔回报率高到离谱的投资。

结语

除了这三位,还有些国家也跟着喝了点汤。

比如中国,成了俄罗斯原油最大的买家,但行事低调。

土耳其转运天然气,赚点中介费。

沙特、卡塔尔这些能源大国,也因为油气高涨而受益。

但跟前三名比起来,都只是零头。

战争打到今天,乌克兰损失了超过43万士兵,家园满目疮痍。

俄罗斯的推进也步履维艰,双方都陷在泥潭里。

前线的炮灰在流血牺牲,而牌桌上的玩家呢?

美国的影响力空前强大,印度的经济正在腾飞,挪威的主权基金赚到爆棚。

这些沾满血腥的便宜,背后是百万家庭的破碎和全球性的通货膨胀。

国际关系,就是这么残酷。

别人的血,成了他们账本上的墨。

没人真心希望战争停止,除非自己的算盘打不下去了。

而那个时候,乌克兰还剩下什么呢?

说到底,这场仗的赢家,永远是那些袖手旁观的玩家。

而输家,永远是那些在泥泞战壕里挣扎的普通人。

热点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