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十三姨”:喧嚣直播江湖里的争议样本

发布日期:2025-07-21 点击次数:157

打开快手,刷着刷着就可能刷到 “吉林十三姨”。这个叫郝猛的主播,总带着一堆让人说不出滋味的标签:大老爷们儿穿着女装,直播间里净是些不怎么上台面的笑话,卖的东西还老被人说有问题,前阵子跟徒弟闹掰的事儿更是传得沸沸扬扬。就这么个在规矩边上晃悠的网红,像面镜子,照出了下沉市场直播圈里那些稀奇古怪的事儿。

男的扮女装直播也不是郝猛先开始的,但他把这点反差玩得特别出格。直播间里,他贴着老厚的假睫毛,穿件不合身的女装,故意捏着嗓子喊些土段子,时不时还做些让人不舒服的动作。有人说看这个能解压,可不少人觉得,这早就越过了大伙儿能接受的底线。有家长说,自家孩子偷偷学他那些不入流的话;也有人琢磨,这种靠着扮丑博眼球的路数,慢慢把大家的审美都带偏了。要是 “扮丑” 成了涨粉的捷径,“低俗” 被说成 “接地气”,那直播间里的热闹,其实是在糟践公共的审美空间。

比直播内容更让人操心的是他卖的东西。有买过的人说,从 “吉林十三姨” 那买的 “特效化妆品”,根本就是没牌子的三无产品,号称能 “抗癌” 的保健品,查了才知道就是普通吃食。这些打擦边球的东西,经他在直播间里喊得声嘶力竭,再加上 “粉丝专属” 的幌子,就这么卖到了相信他的人手里。平台监管又慢半拍,才让这种不规矩的买卖有了空子钻。要是直播间成了卖劣质货的地方,那所谓的 “粉丝经济”,其实就是在利用大家的信任赚钱。

前阵子他跟徒弟闹僵的事儿,更让人看清了直播圈里的利益纠葛。以前被他收为徒弟的主播说,拜师得交好多钱,可师父答应的资源扶持压根没兑现,甚至还克扣分成。这场撕破脸的争吵,把直播圈里师徒关系那点利益算计全抖搂出来了 —— 表面上是 “江湖义气”,实际上就是流量和钱的交易。传统的师徒情分变成了利益捆绑的工具,直播间里说的 “师徒情深”,不过是编好的剧本罢了。

郝猛能火起来,还惹出这么多事,说到底是现在流量时代的必然。下沉市场的观众就爱看新鲜刺激的,平台也爱推那些能吸引人眼球的内容,主播们为了涨粉,就一个劲儿地突破底线。在这种三方都掺和的环境里,“吉林十三姨” 这样的主播出现也不奇怪。但得小心,要是一门心思只想着流量,一次次突破底线,最后不光坑了消费者,整个直播行业也得被带坏了。

现在监管严了,“吉林十三姨” 的直播间被限流过好几次,可类似的麻烦事儿还在别的地方上演。这个戴着假发的男主播,说到底就是直播圈里的一个例子。咱们聊 “吉林十三姨” 的时候,更该想想:怎么能让直播回到正经内容上,让流量用在正道上,不辜负大家的关注。毕竟,能长久留下来的,从来都不是靠耍花样博眼球,而是那些真正有价值、经得住时间考验的东西。

热点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