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智贤辱华事件新进展:高奢代言表态撤退,辛芷蕾或抓住最大机会
要说今年娱乐圈哪件事能让网友从微博刷到朋友圈、甚至带起全国范围的品牌大地震,估计没几个能跟全智贤的“塌房”速度比肩。
一个曾经靠“千颂伊”形象横扫中国市场的韩星,短短几天就从高奢代言的宠儿变成“避之不及”的烫手山芋,真的是让人感慨时代变化之快。
其实就在不久前,全智贤还在各类中国广告里频频露脸,各大品牌争抢着跟她合作,一副“拿下她就能拿下中国市场”的气势。
可谁能想到,一部《暴风圈》播出后,里面那点涉及中国的负面台词和不当场景,直接引爆了民族情感。
网友怒火一传十、十传百,品牌惯用的“低调删物料”套路根本挡不住风暴。
这下,什么路易威登、伯爵、海蓝之谜,通通都来了一波紧急公关。
有人刚开始还试探着只在国内下架,结果舆论压力太大,海外平台也不得不彻底清空有关全智贤的内容。
甚至有的品牌还主动发声明,强调早就跟她结束合作,生怕被拖下水。
网友的“火眼金睛”也不是盖的,不管你是悄悄撤还是公开割席,哪家动作慢了点,分分钟就会被点名批评。
要说全智贤这次代言损失有多大,据业内人估算,最起码是上亿人民币的坑。
而且这还不光是钱的问题,关键在于公众态度突然180度转弯,“千颂伊滤镜”碎得渣都不剩。
以前哪怕“限韩令”严厉,她依然能靠高人气、好口碑杀回中国市场,但现在只剩无尽尴尬。
其实类似的文化冲突早有苗头。
比如她帮中韩合作品牌做广告时,关于长白山“白头山”叫法的争议,早就是老生常谈。
还有合作拍戏时被质疑耍大牌,跟中国演员关系冷淡,这些小细节,当时可能没闹大,但现在回头看,每一桩都成了压垮滤镜的石头。
这次《暴风圈》里的那些台词和画面,彻底戳中中国观众的底线,直接让全智贤成为众矢之的。
跟全智贤沦为“代言黑名单”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中国本土女艺人的集体“抬头”。
大家都明白,这种高奢代言的大蛋糕,品牌不可能一直空着。
最近呼声最高的辛芷蕾,本来就以演技、气质被人认可,这阵子靠《繁花》又圈了不少粉。
她身上那种气场和风格,正好符合大牌想要的“有辨识度的中国力量”,很多人都觉得她有望接棒。
还有杨幂、唐嫣这些人气选手也没闲着。
杨幂近两年转型比较成功,作品口碑不再只是流量标签。
她的粉丝群体庞大,品牌喜欢的那种带货能力和广泛影响力,她都有。
唐嫣这边,则靠在国际时尚圈的活跃度,给自己加了不少分。
不管最后哪个人胜出,有一点已成了共识——这种顶级代言,还是该给懂中国市场、能激起共鸣的本土演员。
这场风波背后其实是中国市场“话语权”的明牌。
以前品牌可能觉得,找个国际大牌明星就能搞定中国消费者,可事实证明,谁不尊重中国感受,哪怕曾经多红,多高贵,也能一夜之间被市场抛弃。
尤其今年以来,像D&G、H&M、CK等国际品牌也都栽过跟头。
这说明中国观众不再只是被动地“消费”,而是会主动表达立场,逼着品牌重新审视每一个合作对象是不是“文化安全”。
全智贤事件给了外企和娱乐圈一记警钟。
现在但凡想在中国混口饭吃的明星和品牌,都得三思而后行。
艺术和商业从来不是“无底线自由”,更不能不管不顾踩在国人情感上赚钱。
这件事也让很多人开始反思,是不是以后就该把握住属于自己文化的话语权,让“代言人”真正代表本土审美和民族自信。
面对这样的大环境变化,谁能真正接住全智贤留下的这块大蛋糕?
也许答案还要等品牌下一波官宣。
但可以肯定的是,消费者的态度已经左右了市场。
以后谁都别想再靠“滤镜”混饭吃,想要赚钱,得先学会尊重。
你怎么看这一波变化?
你更希望哪个中国女演员接任高奢品牌的门面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