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拜师风波之后,杨议沉寂了一段时间。但是最近他再度出现在大众视野,不是因为相声,也不是因为影视作品,而是开启了直播带货新战场。但谁也没想到,直播间里,杨议却突然重提往事,引发了一大波舆论和热议。
杨议说得直白,他是一个没有师承的相声演员,是“海清”出身。这一身份问题,直接限制了他的演出空间,也阻断了他相声事业的发展路径。为了谋出路,他不得不另辟蹊径,投身影视行业。
而转型之路起初似乎颇为顺利。《阳光的快乐生活》这部轻喜剧上线后,收视口碑双丰收,也让杨议尝到了转型的甜头。有了这层成功经验的加持,杨议开始筹备自己的下一部大戏。这一筹,就是三千万的投入。
可是,剧拍完了,却迟迟播不了。杨议至今也说不清问题到底出在哪儿。他说自己憋屈、无奈,也感到迷茫——本以为又是一段光明的路,没想到却成了死胡同。
而从观众角度看,《阳光的快乐生活》接地气、有笑点,整体基调也是轻松向上。如果新剧依然延续这种风格,不该遭遇“压播”的困境。但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审核标准日趋严格,涉及负能量传播的内容根本没有露面的可能。
三千万打了水漂,计划泡了汤,杨议也不得不重新盘算未来。他已经不再年轻,折腾不起了,必须找到一条稳妥的新出路。
于是,直播带货成了他的选择。他说自己要用直播传递正能量,同时养家糊口,算是两全其美。
当然,直播带货并不容易。面对镜头,说段子、讲故事、卖产品,每一样都得讲究策略,拼人气、拼创意、拼体力。
有人讽刺、有人嘲笑,但谁又能说他错了?毕竟,在这个变局时代,活着、活好才是硬道理。
杨议不是唯一的“转型者”。其实,不少相声演员、影视明星,都在尝试直播,或出于兴趣,或出于生计。连德云社这样的传统相声团体,也不妨考虑在演出之余开辟新渠道。把流量变现,哪怕是带货,也是种能力。
艺术和生意,其实本质不冲突。德云社能去海外赚外汇,杨议也可以靠直播找回存在感。不同的路,同样的目的——都为生活奔波,为梦想守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