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只紧盯英伟达与台积电!AMD刚在马来西亚槟城有大举动——一个209000平方英尺的新办公室及加工程实验室正式投入使用,此番投入看似是搞建设设施,实则是AMD在AI芯片的关键竞争里,暗暗为自己寻得一条“生路。
可能有人会说,半导体企业在东南亚建基地,不是什么稀罕事?
台积电、英特尔不都在那边布局了,
不过AMD这回可不一样,它挑的槟城可不是随便找的地儿,这儿可是马来西亚的“半导体重镇”!经过几十年积攒下来的产业链配套还有工程师人才储备,那可比好多新兴地区完备多。
哎你瞧哈这个新基地可不是用来生产芯片哒,而是专门搞半导体设计的;关键是要助力下一代高性能运算,还有AI解决方案。
这就有意思了,现在AI芯片拼的是什么,
不光是产能,还有设计迭代的速度,谁能更快做出适合大模型、运算力更好的芯片,谁就能在市场上多抢点份额。
超微半导体(AMD近几年在人工智能芯片领域很用心,之前推出的MI300系列,就是想和英伟达的H100抢市场。
但问题也很明显,英伟达已经占据了AI芯片市场的大部分份额,客户忠诚度和生态构建都比AMD更成熟,
若超微半导体(AMD欲突出重围,不能仅依赖产品自身,还需在设计环节着力,由于人工智能芯片的需求变化极为迅速,今日客户需求高算力,明日或许更看重能效比,若设计团队反应迟缓,即便技术具优势,也会被市场淘汰。
这次在槟城建的新基地,就是用来解决“响应迟缓”这个问题的,209000平方英尺是什么概念?差不多相当于28个标准足球场,这么大的空间里,会有很多硬件设计和软件优化的工程师聚在一起。
更重要的是,AMD这一步棋还藏着对“供应链安全”的考虑
最近几年,全球半导体产业链老是出问题,不是原材料不够,就是地缘政治的影响,大家都担心自己的供应链被卡住。
槟城存在不少半导体零部件供应商,AMD把设计中心安置在这儿,能近距离跟供应链进行打交道,能及时去调整设计方案来配合现有的零部件,还能降低对单一地区供应链的依赖。
举个例子,之前美国对芯片出口有管控,要是AMD的设计团队全在美国的话,那可能会有不少限制;可槟城那边的团队就能更灵活地依照不同市场需求去调整,就跟给AI芯片设计多了一个“备用方案”似的。
那肯定也有人会犯嘀咕,AMD在马来西亚下的功夫会不会有风险?
比如当地的人才储备能不能跟得上,还有政策会不会有变化?
不过你要清楚,槟城半导体产业已经发展几十年了,当地高校早开了相关专业,工程师人才不缺;而且马来西亚政府一直很支持半导体产业,还定了不少税收优惠政策,对AMD来说,政策风险比较小。
更要紧的是,AMD这一回可不是背水一战,它主要的研发中心还在美国,槟城的基地就跟个“前哨阵地”似的既能迅速回应市场需求,还能把整体研发成本给降下来,就算碰到问题,也不会对全局有啥影响。
总之AMD在马来西亚建这个新基地,不只是业务拓展,而是在AI芯片的关键领域做一次战略布局,
眼下AI芯片市场竞争那叫一个白热化,英伟达、英特尔还有华为都在卯足了劲往前冲,AMD要是还跟以往似的——就只在美国搞研发,再找代工厂生产,很有可能渐渐就被落下。
而槟城的新基地正好能给它解决两个关键问题:头一个加快设计迭代的速率,去紧跟市场需求;第二个布局本土化的生态,打破英伟达的生态垄断。
若此次能成事,AMD不仅能在东南亚的AI市场稳固立足,还能将槟城的那套模式复制到其他地方,如此便能切实地在AI芯片领域与英伟达一较高下;即便进展未达预期,它也可凭借该基地降低研发成本、优化供应链,为自己多争取些时间。
所以说AMD这次投入,表面上是建了个实验室,实际是给自家AI芯片抢了条“救命通道”——在这个快的比慢的厉害的时代,谁先卡住关键环节,谁就能笑到最后。
不得不说,AMD这步棋走得挺“稳”的,
它没盲目跟着别人去抢产能,而是从“设计方面”和“生态方面”入手用最小的风险去获取最大的收益,
这或许得给其他想在AI芯片领域搞突破的企业提个醒:别跟那些大巨头在产能上死磕,先去寻自己的“差异化门道”,在关键环节好好下功夫——毕竟在AI芯片这场较量里,“快”和“精”那可是比“大”重要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