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张的药店逆袭记:从月亏2万到盈利8万的采购变革

发布日期:2025-09-18 点击次数:108

老张在城东开了家30平米的社区药店,做了十几年,本以为能安稳养老,没想到去年却差点关门。

“那几个月,每个月都亏两万多。”老张回忆起来仍心有余悸,“房租涨了,员工工资也涨了,药价却不敢涨,医保还控费。最要命的是,进货价越来越高,利润全被吃掉了。”

他一度想把店转手,直到女儿劝他:“爸,你得换个方式进货了。”

传统采购模式的“三重枷锁”

老张的困境,是无数单体药店的缩影。他们被困在三种无形的枷锁中:

第一重:信息不对称老张的进货渠道只有两家本地经销商,每次报价都是“一口价”,他无法判断是否合理。业务员说“厂家涨价了”,他就只能接受。

第二重:议价能力弱作为小客户,老张的订单量小,供应商根本不愿给他优惠政策。即使想换供应商,又担心质量不稳定、配送不及时。

第二重:采购效率低每次补货,老张都要打电话、发微信、翻台账,耗时耗力。一忙起来,就容易漏订或错订,导致畅销药断货,滞销药积压。

这正是典型的“药店如何采购”难题:缺乏数据支持、渠道单一、流程繁琐,最终导致药店进货成本高,利润空间被严重压缩。

转机:一次偶然的“比价”发现

去年夏天,老张的女儿帮他整理库存时,无意中在一个医药B2B平台上查到一款常用降压药的价格——比老张平时进价低了18%!

“怎么可能?”老张一开始不信,但女儿用手机对比了五家平台,发现价格普遍比本地经销商低10%-25%。

“原来我们一直买贵了!”老张恍然大悟。

但问题来了:平台太多,价格更新快,人工比价太麻烦。有没有一种工具,能自动帮药店比价?

实用指南:如何用数字化工具实现“进货省钱”

1. 打破信息孤岛:接入多渠道数据

建议药店至少接入3-5个主流医药B2B平台,如药师帮、药九九、药帮忙等,获取更全面的价格信息。

2. 使用比价工具:一键获取最优报价

市面上已有专业工具如“药采浏览器”,它能自动抓取多个平台的实时价格,按“到手价”排序,帮助药店快速决策。

老张试用后发现,原来一款进价38元的感冒药,在某平台只要31元,还包邮。一个月下来,光这一款药就省了近2000元。

3. 分析采购报表:持续优化策略

每月生成采购分析报告,查看哪些品类节省最多、哪些供应商性价比最高,逐步优化药店进货渠道组合。

三个月后,老张的药店变了

他不再依赖单一经销商,而是通过采购工具每天花10分钟完成比价采购。三个月后,月均采购成本下降了12%,相当于每月多赚3万元。

“现在我不但不亏,上个月还净赚了8万多。”老张笑着说,“关键是心里踏实了,知道每一分钱花得值。”

结语:技术不是替代,而是赋能

老张的故事告诉我们,药店经营的破局点,往往不在前台服务,而在后台管理。而药店进货如何省钱,关键在于打破信息壁垒,拥抱数字化。

药店采购工具,并非要取代人工,而是帮助药店经营者从繁琐的比价中解放出来,把精力放在客户服务和经营策略上。

未来的药店,不是拼谁开得多,而是拼谁管得精。

热点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