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路可走了?泽连斯基考虑辞职,乌请求中国帮个忙,答应不答应?

发布日期:2025-10-10 点击次数:181

泽连斯基的这次亮相,是真把现场气氛弄僵了。

在纽约联合国大会第80届一般性辩论的会场,他先是照常讲乌克兰局势,然后突然话锋一转,当着一百多国代表的面直接点名中国,说中国是“强大的国家”,有能力影响俄罗斯,要求中国必须“迫使俄罗斯停止侵略”。为了让这个要求听起来更合理,他又补了几句,说“俄罗斯完全依赖中国”“没有中国就什么都不是”,甚至把中国坚持的中立立场,说成是“保持沉默”。结果,全场安静得能听见呼吸声。

这不是他第一次用这种方式碰中国。冲突刚爆发那会儿,他就曾抱怨中俄正常的能源合作,试图让中国跟着制裁俄罗斯。不过这次明显是更激进的玩法,直接在全球的舞台上摊牌施压。

和这个镜头放在一起的,是泽连斯基在美国媒体上的一句话。当地时间9月24日,美国阿克西奥斯新闻网播出他的访谈。他说得很绝对:自己不准备接着竞选,如果能和俄罗斯达成停火协议,他会主动要求议会组织总统选举,然后离任。用他的话,他的责任是“结束”俄乌冲突,而不是继续当总统。

听上去像是以退为进。但结合乌克兰现状,更像是一种退路的安排。战场上的局势,乌方几乎看不到真正的好消息。

在库皮扬斯克方向,俄乌双方用重型武器来回拉扯,没有哪一方能占到绝对便宜。扎波罗热方向更直接,俄军已经控制了多个据点。俄军还专挑乌军的命脉打,往后勤补给线上压。普京此前透露过,俄罗斯前线总兵力已经快到七十万,这个数字在战场上意味着很强的消耗能力。乌克兰则面临兵源紧张、财政吃紧的双重压力,明摆着不能一直“坐吃山空”。

外部风险也在加压。美国方面之前就有“换马”的念头,想推动乌克兰提前大选。这样一来,泽连斯基既要面对国内的这种换届风险,还要应付战场的消耗,看着就够焦虑的。

所以,他现在主动讲出“停火后辞职”这种话,有可能是希望为自己保留一个可控的出口。而把中国推到联合国大会的聚光灯下,也是他的策略之一。

乌克兰为什么偏偏找中国?理由很简单。中国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GDP和军事实力都排在世界前列,在国际事务中有话语权。从乌方的算盘看,如果中国出面要求,俄罗斯可能会“听进去”。现实的效果是不是这样,另说,但泽连斯基显然觉得这是值得试的牌。

问题是,他这么做忽略了一个核心事实。中国在乌克兰危机上的立场,从冲突的第一天起就没有变过。事后,中国外交部发言人的回应也很明确:中方在乌克兰问题上一向光明磊落,秉持客观公正,坚持劝和促谈,有关各方都清楚这一点。同时,中俄之间的合作是基于互利共赢的正常协作,符合国际法,不针对第三方,不接受抹黑和污蔑。

这话的潜台词很清楚。乌克兰的要求,中方不会答应“迫使俄罗斯停火”,但会继续推动和平进程。这是一个原则立场,不会因为某一方的单方面施压就改变。

把这些信息拼在一起,你会发现这是一种典型的“内外交困”状态下的外交行为。国内局势紧张、战场吃紧,美国等盟友有自己的算盘,这些压力叠加到一起,泽连斯基只能用一些看似进攻性的动作来试图控制局面。

不过从结果看,这招并不奏效。对中国施压,不会改变俄罗斯在战场上的策略,也不会让乌克兰的兵员和财政状况突然好转。即便真有外部力量能影响俄罗斯,那也不是在联合国大会上点名就能办到的。战争最终还是要靠当事双方谈判才能真正收场。

战场的数据和外交的语境摆在那里。俄军的兵力靠近七十万,乌方的据点在扎波罗热方向已经失守几处,库皮扬斯克方向还在拉锯,补给线被不断打击。财政压力则意味着乌克兰需要外援才能维持现有的作战强度,这种情况下,在外交舞台上加压力,更像是一种无力的象征。

美方的“换马”想法也是背景的一部分。对于泽连斯基来说,如果战局无法改善,被提前大选替换就可能成为现实威胁。所以,他公开设定“停火后离任”的情景,不排除是在提前塑造一种政治自愿退出的形象。

这些细节串起来,确实能看出来泽连斯基当前的处境:战场上的和谈机会不高,外交舞台上的话语权有限,国内的政治风险在逼近。对于他来说,把中国放到国际聚光灯下也许是一种试探,但中国的回应表明,这条路不通。

中方强调的“劝和促谈”,在过去一年多的冲突中一直被反复说起。这不是外交辞令的习惯用语,而是中国长期在这个问题上的路线。从中俄的正常合作到在联合国安理会的投票,中国都维持了这种立场。

所以,当乌克兰希望中国“迫使”俄罗斯停火的时候,结果就是一个没有悬念的拒绝。和平可以推动,但不会通过单方面压力来实现。这种回答,也等于告诉各方,冲突的解决只能回到谈判桌上去。

#秋季图文激励计划#

热点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