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釜底抽薪,动用俄2100亿资产,让普京为战争买单

发布日期:2025-10-10 点击次数:96

“我们不能永远靠纳税人掏钱。”

布鲁塞尔的一位外交官这么说。现在,是时候让普京为他的战争买单了。

听起来像天方夜谭?可这事儿正在变成现实。欧洲那帮人,正悄悄策划一场大戏,主角不是坦克大炮,而是银行里一串串冰冷的数字——2100亿欧元,这是俄罗斯央行存在比利时欧洲清算系统的海外储备,自打2022年冲突开始,就一直被冻着。

现在,这笔钱要“活”了。欧盟和七国集团打算用这笔巨款做抵押,去国际资本市场上发债,搞个1400亿欧元的“乌克兰重建贷款”,分批打给基辅。

最狠的是,这不是白送。这套玩法设计了一个“战后追偿机制”。将来要是俄罗斯被迫支付战争赔款,这笔钱得先拿来还这笔贷款。还完了,剩下的钱才有可能解冻还给俄罗斯。说白了,就是欧洲拿着俄罗斯的钱,去资助乌克兰打俄罗斯,打完了还要让俄罗斯自己连本带利把这笔账给平了。

这事儿放两年前,谁敢想?德国、法国当初还在那儿恪守什么“主权资产不可侵犯”的老规矩,谨慎得不行。毕竟这道口子一开,全球金融的信任体系可能都要抖三抖。

可战局拖着,乌克兰的钱袋子越来越紧,美国的援助又时断时续,欧洲人也坐不住了。冯德莱恩出来说话了,她说这不是“没收”,只是“临时使用”。这话术玩得漂亮,但谁都明白,只要俄罗斯不付赔款,这“临时”可能就是永久了。在“特殊时期就得用特殊手段”的共识下,传统国际法的那套逻辑,似乎显得有点不合时宜。

金融桌上的博弈还没完,海上的手已经动了。法国海军最近就扣了艘俄罗斯的影子油轮“博拉凯”号,船上装着75万桶受制裁的原油。这船不停地换名字、换旗子,跟做贼似的,结果还是栽了。这不仅仅是执行制裁,更像是一种姿态,告诉莫斯科,欧洲的耐心有限,手段多的是。

当然,桌子底下也不是没人踹脚。

比利时人就急了,那2100亿欧元毕竟实打实地放在布鲁塞尔的系统里。比利时政府坚持,要动这笔钱,必须有完全合法的司法程序,不然以后一堆国际官司打起来,谁受得了?这要是开了先例,以后谁还敢把钱放在欧洲?卢森堡的首相弗里登也公开说:“我还有很多问题搞不明白。”这些金融小国,最怕的就是规矩被打破,因为他们的饭碗就建立在这套规矩之上。

法律界吵得更凶。即便名义上是“担保”,这跟事实上的“征收”有多大区别?一旦俄罗斯将来缓过劲来,跑到国际仲裁法庭去告状,欧洲可能要面临天价索赔。

但支持者的话更直接:人都打到你家门口了,悍然撕毁了《联合国宪章》,你还在这儿跟我讲什么金融中立?在他们看来,传统的金融原则,不应该成为纵容侵略的挡箭牌。

这盘棋要是真下成了,那可不只是钱的事了。它等于是在宣告一种新的国际秩序:一个国家的主权资产,不再是绝对安全的。只要你发动战争,你放在海外的财富,就可能自动变成一个“潜在赔款池”。

乌克兰那边,无疑是看到了曙光。1400亿欧元,足够他们再撑上五年高强度的消耗,无论是买无人机还是修基础设施,腰杆子都能硬不少。泽连斯基和欧洲领导人们可能觉得,面对二战以来最危险的局面,温和与犹豫,看来确实已经没地方放了。

只是不知道,这到底是釜底抽薪的妙计,还是打开了潘多拉魔盒的钥匙?

热点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