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升值,企业集中结汇,中美关系缓和

发布日期:2025-09-11 点击次数:161

最近这轮人民币升值,其实大家应该也都挺有感触的。你去换美元、做点外贸啥的,明明前段时间还是7.3多,现在又蹿回了7.1出头,速度快得有点让人眼花缭乱。这事儿表面看起来像是钱不够花了,其实背后门道挺多。我琢磨着,这次升值主要是围绕一条主线,有两个重要的因素在起作用,同时还有点比较少见的政策推动,这里边逻辑挺有意思,咱得好好捋一把。

首先,这波人民币升值的事儿,最根儿上的线索其实还是看经济基本面。啥意思呢?就是中国经济到底咋样,给没给足信心。汇率这东西,一大半就是靠外贸行情和制造业景气指数(就是我们说的PMI)支撑的。你看数据,人民币要真启动一波趋势性升值,历史上都得先看见结汇情况慢慢改善,原来外汇进出不平衡(比如说出口挣的钱不够进口买东西和还外债花的多),但慢慢差额缩小甚至开始转顺差,底下支撑点是我们制造业回暖了,PMI微微往上拱。现在看,国内PMI虽然还不咋地,挣扎着呢,但结汇那块已经边际变好了,换句话说,这个底子是慢慢厚起来了,只是还没到全线强火的地步。

这波升值还有俩因素格外值得注意,第一个就是企业积压的待结汇量很大。啥叫积压待结汇呢?你把货卖出去了,外汇打到账上,理论上可以马上换成人民币,但不少企业这两年都不急着结,因为过去一年多人民币偏弱,有人想着等等,说不定能多换点人民币。可这回一旦汇率到7.0这种整数关口,大伙儿心理预期一变,纷纷结汇,那就不只是市场上买卖的问题,而是有大批量外汇一下子涌出来,这会把汇率波动放大不少。现在各路机构大致算过,这批积压的待结汇大几千亿美元,比起日常市场日交易量大得多。一旦触发了集中结汇,那动静可得不小,大家眼瞅着7.0这道坎,是不是能冲得过去还得看后面这批外汇怎么动。

第二个因素就是中美关系最近稍微缓和了点。大家都知道,前几年中美磕磕绊绊,人民币那时候也被打压得挺厉害,但一旦两国高层放点缓和的信号、管管贸易摩擦,市场预期立马就变了。这回其实也差不多,自打日内瓦经贸谈判、双方开始互动了,人民币立刻也回暖,A股反弹,市场上投资人都有人开始乐观。这种情绪面的东西其实挺玄乎,有时候比经济数据还管用。按这个参照,跟2018和2019年那波人民币升值那会儿特像,甚至现在升值的速度、幅度也差不多。不过有个不同,当时企业没那么多未结汇盘子,现在可是有好大一笔,好家伙,一旦一起释放,可能会让这波人民币波动更猛。

不过我特别想提的,其实是这次和以往很不一样的一个点,就是政策层面主动推了一把。正常来说,人民币要升值,央行(就是政策制定部门)一般都乐见其成,毕竟能增强我们买国外东西的“购买力”,但也不太会太过主动。可这回不一样,政策方不光不去阻止,反而在升值过程中更加强了调控力度,比如说摸着汇率的波动,搞点逆周期因子(简单说就是通过复杂计算调整一下汇率锚,让汇率涨得不要太快或者跌得别太狠)来引导市场情绪。过去只有在贬值压力大的时候动用这玩意儿,结果这回升值期间依然挺活跃,说明官方这轮不光是顺水推舟,有点想主动引领、稳住市场预期的意思。这招一出,给了市场一种明确信号——不用慌,国家队随时在,人民币升值不会冲得太离谱,也不会轻易掉头。

再聊聊当前人民币估值,其实你会发现,现在人民币其实不是贵而是便宜。有朋友说,人民币兑美元看起来价格涨高点了,怕什么?但你要是按那什么CFETS指数(一篮子货币,代表别人拿着各种钱跟人民币拼),人民币还在略低于经济基本面对应的位置,简直可以说有点低估呢。尤其是考虑到中国那头出口份额始终世界领先,这么一对比,这轮升值完全是在补回前面贬得偏离基本面的那段,别说多了,光是恢复到合理水平,都还可能再有一点空间。如果按理论测算,人民币价值现在还处于正常区间,无论是对一篮子货币,还是单独对美元,性价比都还可以。

顺带提一句老百姓和企业的预期。其实你看黄金隐含汇率(就是大家看国内金价和国外金价比一比,金贵说明大家对人民币没信心),最近这数据也掉下来了,说明居民对人民币的信心恢复了。企业呢,净结汇率也有好转,以前大家贬值预期强,都磨着不结汇,现在结汇率上来不少,说明企业主也觉着人民币要升值,不妨早点把钱换了。

另外,外汇市场的交易量,这阵子明显放大,说明资金和投资者看好人民币升值,交易意愿强烈。政策这头也没闲着——刚说那个逆周期因子,直接拉到了-400bp到-500bp,在升值期能用上,这真挺少见,官方就是要说一句话:不怕汇率波动,有我兜底,嘿,就是要稳住你的信心。

整体来看,这轮人民币升值有三个关键词,基本面边际改善,企业结汇潮和政策主动引导,三者一起共振。未来要是国内经济再好转点,这波势头还有得看。当然,不排除万一中美关系又起波澜(对吧,问题总是层出不穷),政策发生调整,或者哪天市场一惊一乍,盘子大变,这波升值节奏也可能有变。但整体说,中国经济体量够大,出口竞争力还在,国内防风险政策工具也还多,人民币汇率不会动不动就进入大起大落,反倒有望保持个合理稳健的区间震荡。

这个事给我们的启示挺多。企业不能光盯着短期汇率,要学会用汇率避险工具,别到关键口子突然后悔。普通老百姓,换外汇啥的更别追涨杀跌,看清大势,尽量别跟风。同时,国家在政策调控方面其实展现了更多灵活性,敢于打破以往规律,不再“僵守”被动应对,这种打法值得点赞。

最后总结一句,这波人民币升值,更多其实是市场和政策多头马车合力推出来的,是中国经济蓄势待发的一种信号。等到PMI再回暖点、内外需双发力,人民币长期稳中有升的基础还是在的。只要我们把握住长期逻辑,别被短期波动吓到,大方向不用慌。以后,大家对汇率的认知,也得更成熟点,学会透过表面看本质,才能在变化中把握机遇,不被割韭菜。

本报道以促进社会进步为目标,如发现内容存在不当之处,欢迎批评指正,我们将严肃对待。

热点资讯

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