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超音速武器这玩意儿,核心不是单纯速度快,而是能在大气层内滑翔机动,让对手的反导系统抓瞎。
全球公认的分级,大致四档:最基础的普通弹道导弹,中段轨迹直来直去,容易被拦截;再高点的强化型,只在俯冲阶段有点机动;入门级的优化滑翔段,比如俄罗斯的匕首导弹和中国鹰击-21;顶尖的则是真正高机动滑翔,拦截率低到5%以下。
目前公开的,只有中国东风-17达到这水准。俄罗斯有实战经验,规模大,但技术潜力止步不前;美国砸钱多,进度却拖沓。结果呢?中国技术、型号和装备量全面领跑,美俄勉强跟在后头。
俄罗斯的匕首导弹是基于老式弹道导弹改的,从米格-31战机上发射,速度飙到10马赫,在乌克兰战场上用过几次,确实让对手头疼。
但这东西升级空间小,主要是靠量堆优势。锆石导弹类似,海基发射,范围1000公里,速度9马赫,也在黑海测试过。俄罗斯军方吹嘘这些是“无敌”的,但实际拦截率在20%以下,主要因为乌克兰的反导装备偏防空,不是专克高超音速。
普京去年底还提过橡树导弹,马赫10,但那是实验型,少量部署。俄罗斯经济压力大,生产慢,核学说门槛低,主要用这些威慑北约。
总体看,他们实战丰富,但没突破性创新,领先只是暂时的。
美国长程高超音速武器LRHW是他们的主力,计划射程1725英里,从2019年起每年投几十亿美金,各军种项目乱七八糟。去年他们取消了ARRW项目,转向HACM,但到今年夏天,才在夏威夷和佛罗里达测试成功,滑翔体飞了2000英里。
海军的常规快速打击CPS,计划2025年上Zumwalt驱逐舰,弗吉尼亚级潜艇要等到2028。空军HACM设计审去年9月延期,测试减,预算近20亿。国会报告显示,国防预算从去年的6.9亿降到3.9亿,高层敲桌子喊投资,但工业链子弱,超支延误常见。
军企会议上工程师围着蓝图吵,测试场失败烟雾四散,这场景想想就接地气。美国最怕中国工业转化的速度,他们项目卡脖子,制造能力谷底,就算技术追上,规模也比不了。
中国的情况不一样,东风-17早在2019年就公开亮相,大规模装备,陆基发射,射程1000多公里,在戈壁测试时轨迹变幻,反导概率低于5%。不止这一款,鹰击-21是空射型,反舰弹道导弹,从歼-20上发射,速度10马赫,去年测试过。
星空-2核能力原型,2018年8月试飞成功。国防部报告说,中国有世界领先的高超音速武器库,核弹头超600,导弹多样。Feitian-2今年突破双模推进,马赫15,用煤油氢过氧化物,轻巧智能。
技术路径多条并进,从实验室到生产线转得飞快,这底蕴不是一朝一夕的。外媒如彭博社去年3月报道,中国领先美俄,测试部署多。国会研究服务指出,中国军力全面,平衡之力变,印太美海军行动限。
为什么说美俄大幅落后?因为高超音速不光是导弹本身,还得看整体生态。
中国有A2/AD策略,针对美航母群,DF-26D航母杀手射程远,马赫10多。俄罗斯虽有先锋马赫20,但核载,实战少。DF-41马赫25,ICBM带滑翔头,已服役。
俄罗斯经验足,但潜力不足,美国砸资源超俄不难。可中国六年进步巨,工业规模和技术底蕴,让对手望尘莫及。亚太时报去年2月分析,美国高超程序延误,技术挫折,战略不明,正滑向死亡螺旋。
美国曾领先太空,现在高超音速被拉开,军方高层如兰博恩议员去年9月说,美国落后中国俄罗斯,数量和技术都吃亏。俄罗斯靠乌克兰战场练兵,但经济掣肘。
外媒总爱炒美国落后中俄,其实忽略了中国独领风骚的现实。
参考资料
美智库炒作中国高超音速导弹“有能力击落美军最强战机F-22” 环球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