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一位既钟情江山亦偏爱美人的传奇人物,在其风流韵事的路途上从未止步。直至邂逅宋美龄,方始收敛了昔日那份挥洒自如的浪漫情怀。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他在迎娶宋美龄之后,便会改变自己的习性。实际上,他深知自己的身份已与年轻时大相径庭,即便偶有风流,也已不能公然为之,至少不能再将之记载于日记之中。
蒋介石对宋美龄执着。自那场酒会初次邂逅之后,蒋介石对她心生情愫,难以忘怀。自此,在随后的数年间,他始终笔耕不辍,向宋美龄倾注了无数深情厚谊的情书。
蒋宋联姻,门当户对。政爱交织。
宋美龄与蒋介石结为连理,荣膺“第一夫人”之尊。她以出众的容貌与非凡的才华,伴随蒋介石走过了诸多历史阶段,积极参与各类活动。在民国政治舞台上,她长期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
1937年,蒋介石赋予宋美龄对空军的领导权。在得到美国方面的协助下,宋美龄进而担任了中国空军名义上的总司令一职。
民国空军
自第一次世界大战硝烟弥漫以来,飞机凭借其新颖的武器装备在战场上独领风骚,此后,世界各国纷纷将重点放在航空力量的培育与壮大之上。
孙中山在创建同盟会之际,便敏锐地洞察到空军的关键地位。在美国设立同盟会分会之时,他毅然提出自主研制飞机、培育空军飞行员这一紧迫任务。
飞机,作为未来战争的决胜利器,其预见性至今仍颇具远见。然而,鉴于当时中国的国情,国家实在无力大规模发展空军力量。
孙中山先生仙逝之后,蒋介石凭借一系列策略手段,逐步掌握了国民党的党政军核心权力。深受孙中山军事思想的熏陶,蒋介石对空军力量的建设尤为重视。
蒋介石于南京另行组建国民政府后,随即着手筹备成立南京中央军校航空队,标志着国民革命军空中力量的全面扩张正式拉开序幕。
当时,我国尚不具备自主研发飞机的技术实力,因此不得不依赖从海外进口和采购飞机。
尽管如此,1932年淞沪会战的爆发中,中央军校航空队与日本空军进行了一场小型的空中交锋。此役使得蒋介石下定决心,亟需构建一支强大的空军,以巩固其独裁统治。
空军之母
1934年,蒋介石着手设立空军委员会,亲自担任该委员会的委员长一职,并委以宋子文副委员长的重任。
然而,彼时蒋介石与宋子文均无暇他顾,难以细致规划组建空军的各项具体工作。
1936年,秉持着任人唯亲的用人之道,蒋介石将宋美龄委以重任,任命她担任航空委员会秘书长一职,负责空军的建设与组建。
当时组建空军并非易事,然而在宋美龄眼中,这却并非难题,她坚信,只要资金充足,一切皆可迎刃而解。
自是,宋美龄不愿独自出资,遂在全球华人社区中广发筹款,她以助力国家、挽救民族危亡为口号,不日便筹集到购置千余架飞机的巨额资金。
凭借这笔资金,宋美龄着手加速扩展空军力量,充分发挥其外交才能,从而显著提速了民国空军建设的脚步。因此,她被誉为“中国空军之母”。
然而,在这看似尊贵的称号之下,实则隐藏着极大的荒谬,宋美龄对此实在心中有愧。
光彩背后
1937年春季,宋美龄女士特邀美国空军将领克莱尔·李·陈纳德莅临我国,担任空军顾问一职。
得益于陈纳德的协助,宋美龄迅速掌握了空军内部的领导权,从而正式担任了中国空军总司令的职务。
当然,宋美龄并未将过多精力投入到国民党空军组建的细节工作中,加之她本就并非能吃苦耐劳之人,因此,在她的指导下,周至柔承担起了实际的工作重任。
直至1946年,周至柔将军方才正式晋升为国民党空军总司令部的总司令,此前他已多次指挥空军参与重要会战。
在多数人的认知中,宋美龄似乎倾尽全力助力国民党空军的建立,然而实际上,她不过是将此视为夺取权力与积累财富的手段而已。
前文所述,宋美龄以助力国家空军建设为名,成功筹集了巨额资金,此款足以购置千余架飞机。
然而,实际上她仅用这笔资金购得了三百余架即将被淘汰的美国飞机。
随着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爆发,蒋介石原本寄望于空军力量能够有效遏制日本侵略的步伐。然而,他很快发现空军经费上存在高达8000万的巨额缺口。
这笔资金,宋美龄以对外投资的名义,尽数纳入了自己的囊中。
蒋介石心知肚明其中的原委,然而,他却无法对身边的亲信深究究竟,只得将满腔怒火倾泻于周至柔之身。
盛名之下,实难与其实际相称。宋美龄的光环之下,亦难以掩饰其间的铜臭气息。
参阅《宋美龄传》、《蒋介石传》等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