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广东男篮训练场上的一段小插曲,让不少球迷的微信群炸开了锅。
事情很简单:杜锋指导在训练中要求队员减少给徐昕传球,结果两人当场起了争执。
这事儿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但背后折射出的问题,却值得每一个关注广东队的球迷好好琢磨。
据现场目击的球迷透露,当天训练中,杜锋直接对控卫喊话:“别老往内线硬塞!”虽然没有指名道姓,但明眼人都知道,这话是说给徐昕听的。
年轻球员嘛,谁还没点脾气?
徐昕当场脸色就变了,训练结束后直接找杜锋理论,两人你来我往,火药味一下子就上来了。
有球迷可能会问:“不就是少传几个球吗?至于闹成这样?”但职业篮球不是野球场,每一次传球、每一次战术执行,背后都是教练组的精密计算。
徐昕最近几场比赛的表现确实不太理想,篮下命中率掉到了48%,防守端更是频频成为对手的突破口。
这种情况下,杜锋调整战术,减少他的球权,其实再正常不过。
徐昕是广东队重点培养的年轻内线,天赋肉眼可见,但职业篮球不是只靠天赋吃饭的。
有球迷翻出他上赛季的录像,发现他好几次在场上无视杜锋的战术安排,硬要单打。
这种“我行我素”的风格,在青年队或许能吃得开,但在CBA,尤其是广东这种争冠球队,显然行不通。
杜锋是什么人?
当年带易建联的时候,阿联打得不好照样挨骂,更别说年轻球员了。
竞技体育就是这么残酷——你可以有脾气,但前提是你得用实力说话。
姚明当年在王非手下没少挨训,周琦和宫鲁鸣的矛盾闹得更大,但这些都没妨碍他们成为顶级球员。
现在的徐昕,最该做的不是抱怨球权少,而是好好想想,自己的体脂率为什么从国家队回来涨了1.2%,为什么下肢力量测试还不如集训前。
职业球员的状态是练出来的,不是赌气赌出来的。
这事儿闹出来,最尴尬的其实是队里的年轻控卫,比如杨溢。
他这赛季场均4.8次助攻,其中有3次是喂给徐昕的,但现在教练明确要求减少传球,他该怎么办?
传吧,违背战术安排;不传吧,队友关系可能受影响。
这种“里外不是人”的处境,很多打球的朋友应该都懂。
广东队现在正处于新老交替的阶段,既要保证成绩,又要培养新人,杜锋的压力可想而知。
如果年轻球员不能迅速成长起来,球队的未来就会很麻烦。
但反过来,如果因为迁就年轻人而牺牲战绩,球迷和管理层也不会答应。
这种两难局面,考验的不仅是教练的智慧,更是球员的心态。
广东队的更衣室氛围,是很多老球迷最关心的问题。
十冠王的底蕴,不是靠某几个球星撑起来的,而是靠团队凝聚力。
如果因为这次冲突导致队内出现裂痕,那才是真正的损失。
有球迷在论坛上感慨:“现在的年轻球员,是不是太玻璃心了?”这话虽然有点狠,但也不是完全没道理。
职业体育的竞争极其残酷,你今天状态不好,明天就可能被按在板凳上。
与其抱怨教练不给机会,不如把时间花在训练馆里,用实力赢回信任。
五、这事到底该怎么收场?
冲突已经发生了,现在关键是怎么解决。
杜锋的执教风格一向以严厉著称,但他绝不是不讲道理的人。
如果徐昕能主动沟通,承认自己的问题,事情或许就能翻篇。
但如果继续硬碰硬,最终吃亏的只会是他自己。
广东队的管理层也得好好想想,如何在培养年轻人和保持竞争力之间找到平衡。
毕竟,球队的未来不能只靠老将撑着,但也不能为了练新人而牺牲眼前的机会。
最后说点实在的
作为球迷,我们当然希望球队赢球,但也希望看到年轻人成长。
徐昕有天赋,但天赋需要兑现。
杜锋严格,但严格是为了球队好。
这次风波,说到底就是职业体育里再正常不过的一次摩擦。
真正热爱广东队的球迷,不会因为一次训练场上的争执就唱衰球队。
相反,我们应该相信,只要球员和教练都能把心思放在篮球上,广东队依然会是那支让人敬畏的十冠王。
#图文作者引入激励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