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网上又掀起关于“送外卖丢人吗”的讨论。每当这个话题出现,总有人带着有色眼镜,用“没出息”“底层工作”的标签去定义那些穿梭在城市街巷的外卖员。
可我想说:送外卖不仅不丢人,反而是一份用汗水浇筑尊严、用脚步丈量生活的光荣职业!当偏见遇上现实,谁才是真正的“体面”? 很多人觉得送外卖“丢人”,无非是陷入了一种病态的职业鄙视链:似乎只有坐在写字楼里敲键盘才算“体面”,而风吹日晒的户外劳动就是“低人一等”。可真相是,外卖员用最真实的努力支撑着无数人的生活。
他们可能在暴雨中护着餐箱狂奔,只为不让你的晚餐淋湿;可能在40度高温下骑行数小时,只为了多赚一单的钱给孩子交学费;可能在深夜的寒风里等待电梯,只为给加班的人送去一份温暖……这些用双手打拼的身影,凭什么要被贴上“丢人”的标签?难道坐在空调房里指点江山,就一定比在烈日下奔跑更有尊严?“丢人的不是职业,是失去尊严的心” 记得一位外卖员在采访中说:“我送的不是外卖,是生活希望。”这句话戳中了多少人的心。
在这个时代,职业本就没有贵贱之分。有人靠送外卖月入过万,比一些“体面”工作的薪资更高;有人在这里积累经验、磨炼能力,最终成为站点管理者;还有人边送餐边备考,用间隙时间追逐梦想……真正的尊严,从来不在他人的评价里,而在自己是否认真对待生活。那些看不起外卖员的人,或许从未想过,自己所谓的“体面”背后,可能藏着更空洞的灵魂。社会在进步,偏见该破除了! 过去几年,我们看到了太多外卖员的闪光时刻:疫情封控时,他们化身“城市摆渡人”,冒着风险保障物资供应;暴雨洪水中,他们用身体护住餐箱,更护住了人们的安心;媒体报道中,外卖员救人的善举、转型成功的故事屡屡刷屏……社会正在用行动证明:这份职业的价值,早已超越了“送餐”本身。如今,平台逐步完善社保、优化算法,政策也在推动职业平等,越来越多人开始摘下有色眼镜——这不是施舍般的同情,而是对劳动最真诚的尊重。最后,想对每一位外卖员说:你们从来不是“城市的蝼蚁”,而是照亮生活的微光。当有人质疑你“丢人”时,请挺直脊梁告诉他:丢人的不是送外卖的人,而是那些不懂尊重、只会用身份定义人生的人。每一份职业都值得掌声,每一滴汗水都闪耀着光芒。在这个时代,靠双手创造价值的人,永远是最体面的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