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出手撤销外资在华芯片厂授权,中国企业:早备后手,迈向自研

发布日期:2025-09-03 点击次数:169

美国撤销外资在华芯片厂授权,中国半导体产业加速自主化

美国一纸声明,撤销三星、SK海力士和英特尔在华工厂的“经验证最终用户”资格,看似收紧枷锁,实则为中国半导体产业的自主化进程按下了加速键。

当地时间8月29日,美国商务部下属工业与安全局(BIS)发布声明,宣布撤销三星电子、SK海力士的中国分公司以及英特尔半导体(大连)有限公司作为“经验证最终用户”(VEU)的快速合规资格。

这意味着这些企业需要获得许可才能将某些美国芯片制造设备运往其在中国的工厂。该决定将于120天后(12月31日)正式生效。

01 美国政策调整内容与意图

美国商务部声明显示,虽然BIS打算批准出口许可申请以允许这些企业继续在中国运营现有工厂,但不打算批准任何扩大产能或升级技术的申请。

美国商务部负责工业和安全事务的副部长杰弗里·凯斯勒在声明中宣称:“特朗普政府致力于堵塞出口管制漏洞,特别是那些使美国公司处于竞争劣势的漏洞。”

此举标志着中美之间日益激烈的科技竞赛又向前迈进了一步,尽管两国同意暂停加征关税后,经济紧张局势有所缓和,但美方仍在扩大其半导体出口管制制度。

02 对全球半导体产业链的影响

三星电子和SK海力士的全球存储芯片产量严重依赖中国。三星电子在陕西西安运营着全球最大的NAND闪存芯片生产工厂,而SK海力士则收购了英特尔在大连的NAND芯片工厂,并在无锡拥有大型DRAM生产业务。

经济学人智库(EIU)高级经济学家徐天辰表示,由于中国工厂在全球芯片生产中所占份额更大,这项新规如果全面实施,将对存储芯片行业产生重大影响。

“这可能会对手机和个人电脑等下游行业产生更广泛的溢出效应。”

美国设备制造商同样承受压力。KLA、Lam Research、Applied Materials等美国设备制造商未来对华出货受阻,市场预期订单减少。

03 中国企业的备选方案与自主创新

面对美国制裁,中国科技企业并未坐以待毙。英国《金融时报》报道称,随着美国不断收紧对华先进芯片的出口,中国大型科技企业已开始为没有美国芯片制造商英伟达芯片的未来做准备,积极转向国产芯片以发展人工智能(AI)。

百度集团执行副总裁沈抖表示,该公司可以从一系列芯片选项中选择,取代英伟达芯片,尤其是推理芯片。

腾讯公司总裁刘炽平也在业绩电话会议上透露,腾讯在努力提高芯片使用效率的同时,也在考虑替代产品。

华为昇腾芯片成为中国自主创新的典范。2019年推出的昇腾910芯片及其配套计算框架,标志着中国在人工智能算力领域实现关键突破。

此后,昇腾910B、910C等迭代产品相继问世,采用国产工艺实现算力与能效的双重跃升。

04 国产替代进程加速

美国撤销VEU授权将进一步推动中国半导体产业链的国产替代进程——下游客户为保障供应链安全,会更倾向于选择具备自主可控能力的本土企业作为替代供应商。

国内半导体设备厂商有望加速进入市场。振华科技等企业的核心业务(如半导体器件、混合集成电路、新能源组件)均属于国产替代关键领域,有望受益于这一需求增长。

在光刻机零部件及材料领域,振华科技的控股子公司正在推进某国家级光刻机零部件攻关项目,技术路径与上海微电子形成互补,有望填补国内光刻机核心零部件的空白。

05 生存法则与未来挑战

被美国制裁的中国科技公司已经探索出三大生存法则:自主研发、市场转移和国家输血。

华为通过自研鸿蒙系统(用户超7亿)和麒麟9000S芯片(中芯国际代工)实现技术突围;中芯国际则深耕成熟制程(28nm产能全球第一),研发chiplet堆叠技术应对制裁。

大疆和海康威视等企业通过市场转移策略,从欧美转向亚非拉市场,取得了显著成效。

未来最大风险在于设备老化和技术代差。中芯国际、长江存储等企业无法更新光刻机,AI芯片技术仍落后英伟达2-3代。

中国通信业知名观察人士项立刚指出,自特朗普在其第一任期内首次对华发动科技围堵以来,中国的芯片技术取得了长足进步,这反倒“得益于”美方不断加强出口管制所带来的“挫败感”。

06 全球半导体格局重塑

西班牙对外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董进跃表示:“我们预计,美国将进一步收紧政策,以遏制中国的科技发展,并维持其在某些科技领域的主导地位。”

“中美之间的科技战永远不会结束,”他补充道:“在去全球化趋势下,芯片制造业将更加碎片化。”

黄仁勋28日对美国彭博社表示,美国对中国的芯片出口管制实际上将英伟达排除在中国市场之外,这不仅不能阻止中国发展AI,还会让中国科技公司寻求本土替代方案,让中国芯片厂商填补美国公司离开后留下的空白。

“中国的竞争对手已经进化了,”黄仁勋说,“美国产品和中国替代品之间的差距正在缩小,中国厂商的产能、产量每年都在成倍增长。”

中国半导体产业已形成三大生存法则:自主研发、市场转移和国家输血。

华为鸿蒙、中芯国际的Chiplet技术验证了“备胎”价值;大疆、海康威视从欧美转向亚非拉市场;国家大基金和政府采购支撑着半导体企业度过寒冬。

美国芯片管制短期内会造成困难,却无法阻挡中国技术进步的步伐。正如比尔·盖茨所言,技术封锁反而会激发中国在芯片制造领域的“全速发展”。

中国芯片产业正以“生态思维”重塑全球格局,从昇腾芯片到国产AI服务器,自主创新的脚步从未停止。

热点资讯

推荐资讯